医院新闻
消化内科成功实施内镜下微创保肠治疗
近日,鄂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团队凭借精湛医术,为一位特殊患者成功开展内镜下微创保肠治疗,有效规避了全结肠切除引发的并发症,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。
该患者因胃肠炎入住消化内科,日常饱受频繁腹泻困扰。在主管医生邢医生建议下,患者完善胃肠镜检查,结果显示乙状结肠与升结肠均存在占位病变。经病理及放大染色内镜确诊为乙状结肠癌与升结肠早癌。面对病情,科室早癌 ESD 组迅速组织 MDT 讨论。传统外科手术建议实施右半及左半结肠切除术,但术后患者极有可能出现短肠综合征,严重影响生活质量。若对升结肠早癌采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(ESD)完整切除占位,则有望保住右半结肠。经过消化内科杨梅主任带领 ESD 早癌组成员与胃肠外科汤俊主任团队多次沟通,最终确定先由消化内科进行内镜下微创治疗,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再确定后续手术方案。若术后切缘阳性,即刻执行原定手术;若切缘均为阴性,患者仅需切除左半结肠,如此在结肠癌根治术中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生活质量,实现患者利益最大化。
此次手术挑战巨大,消化内科杨梅主任团队联合麻醉科、病理科,并邀请我省顶级 ESD 专家——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陈明锴教授会诊。考虑到患者病灶位于升结肠的特殊位置,决定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,实施麻醉插管下的 ESD 术,最终选用倒镜下 ESD 治疗保留右半结肠。手术难度极高,肿物位置暴露困难,要求术者操作精度达到毫米级,稍有偏差便可能引发穿孔或大出血,剥离深度不足还会增加追加外科手术风险。
经过近 3 小时紧张奋战,科室医护人员在薄如蝉翼的肠道壁间精细操作,成功完整剥离肿物。术后创面采用荷包缝合技术处理,未出现大出血及穿孔情况。术后病理报告显示:“大部分腺上皮呈低级别上皮瘤变,个别腺体腺上皮呈高级别瘤变,切缘及基底切缘均为阴性”,达到 R0 治愈性切除标准。